關鍵詞:秸稈禁燒 秸稈成型 秸稈煤炭
夏天田野里的一把火,讓農民省心,讓市民煩心,讓各級干部焦心。如何給小麥秸稈“送終”,牽扯著方方面面的目光。
16日晚,突如其來的秸稈煙霧,“嗆”苦了阜城。不少市民致電,反映類似煙熏火燎的味道一直圍繞在城市里,久久不能散去。這不僅使空氣質量有所下降,而且不少市民的健康也受到了影響。
如何剿滅“夏天里的一把火”,讓秸稈不再成為“公害”,是這幾天很熱的話題。
煙霧“嗆”苦了阜城
16日傍晚,不少市民發現,阜城的天空灰蒙蒙的,像是飄著一層浮灰!皶r間長了,會感覺雙眼有些酸澀,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焦味!痹诟吠趼纺彻旧习嗟膹埾壬f。
記者也注意到,灰白色的煙霧飄蕩在空中,同時還能隱隱聞到一股焦糊味。而這夾帶著嗆鼻氣味的漫天煙霧,幾乎都是阜城周邊鄉鎮農民焚燒秸稈造成的。
當天晚上8時左右,在清河廣場上,幾位正在納涼的市民被煙霧熏得直揉眼睛。一些市民說,濃煙大致是從城郊向城中心擴散,阜城周邊的太和、界首等方向都有火點。
“足球場般大小的田地上,堆著好幾堆正在燃燒的秸稈,這么大規模地焚燒,煙不厲害才怪!笔忻裎合壬嬖V記者,當天下午他從太和返回阜陽,途徑聞集附近時,看到一大片麥地上的秸稈正在燃燒,僅著火點就有四五個,火苗竄出一米多高。
“離老遠就聽到秸稈焚燒發出的聲響,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一樣!蔽合壬f,并出現了滾滾濃煙,隨著風一下子飄出老遠。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阜陽地勢平坦,而且當天天氣比較悶,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周邊的空氣會往城區流動!白匀,一遇到北風,滾滾濃煙會‘搭順風車’吹到阜城!痹摴ぷ魅藛T說,當天的天氣預報也顯示,城區上空有“煙”。
至于城區會形成較濃郁的煙霧,氣象臺工作人員還認為,這與阜陽近兩天的天氣情況有關!白罱鼩鈮罕容^低,風速也比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呼吸道病人多了一倍
對于周邊縣市焚燒秸稈,市環保監測站工作人員表示,由于煙霧可能順風飄到城區,往往造成較嚴重的大氣污染。
“從多年數據監測來看,阜陽空氣質量基本上達到二級標準!笔协h保監測站工作人員說,而秸稈焚燒產生的滾滾濃煙,很容易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特別對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來說,甚至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據介紹,焚燒秸稈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污染指數達到高峰值,而當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較大,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
記者從市區多家醫院了解到,近日,因呼吸道疾病就醫的病人比平時多一倍,而這些病人中多為老人和孩子。據醫生介紹,秸稈焚燒導致空氣蔓延一股刺鼻的味道,很容易對呼吸道產生刺激。這樣的天氣,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復發,有這類病史的市民盡量不要外出,如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不僅如此,秸稈焚燒在給環境帶來污染的同時,甚至還危害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6月14日,太和縣清淺鎮付樓村農民付老漢焚燒秸稈時,因引燃了鄰居家尚未收割的麥田,付老漢急忙上前撲救,不幸倒在了火海中。此外,焚燒秸稈產生的煙霧對公路、航空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村民:政府應想個好辦法
在采訪中,不少村民表示,他們也知道上面禁止焚燒秸稈,可是實在不知道留著這東西有什么用!艾F在留在農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殘,老人也沒力氣把秸稈弄回家。再說現在都燒煤跟煤氣了,也用不著留秸稈作燃料!
有些村民表示,政府如果不讓燒,起碼得幫大家想個更好的辦法,處理好這些秸稈!艾F在農村很多勞動力外出打工了,靠我們自己,哪會處理這些秸稈?”
專家:重在真招實措
秸稈焚燒為何在麥收尾聲上演“最后的瘋狂”?有關人士分析說,原因有多方面:一是農民因為擔心下雨影響夏種,搶在雨前“突擊”焚燒秸稈;二是遇見低壓天氣,濃煙熏人更加嚴重;再就是相關鎮村前期準備不足,在禁燒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執法力度小。
面對秸稈禁燒這一全國性難題,市農委環?葡嚓P負責人認為,應加大秸稈還田的力度,讓廢棄的秸稈變成農作物的肥料;同時鼓勵企業將秸稈作為工業原料,加大相關的項目建設;重要的是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科學安排農作物茬口,轉變收割方式,在秸稈綜合利用研究上下工夫,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
市農機推廣站郭佑彪也認為,秸稈利用最難的就是收集,僅靠人力是遠遠不夠的。建議各級政府投入一定數量的秸稈還田機械、秸稈打捆機和免耕播種機等,發揮農機化力量,選擇若干有條件的鄉鎮進行試點,開展秸稈還田、打捆、免耕播種作業示范,進一步引導農民樹立環境保護和保護性耕作意識。
政府: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力度
記者了解到,面對秸稈禁燒難題,未來幾年,阜陽市除了繼續開展禁燒外,還將采取多種方式,發展秸稈綜合利用,實施秸稈飼料化、能源化、轉化食用菌、直燃發電與應用等八項工程,到2015年實現85%的秸稈得到利用,年創產值44億余元。
根據相關規劃,秸稈綜合利用將作為廢棄物資源化、節能減排的重要產業予以發展,以秸稈資源化、產業化為突破口,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開展秸稈多途徑、多層次利用,通過秸稈粉碎還田和過腹還田,做大做強具有資源優勢的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秸稈固化、炭化、能源化以及以秸稈為原料的加工業。通過秸稈綜合利用和產業聯動,培育新的生態產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而早在去年,安徽國禎太平洋電力公司首臺利用壓塊秸稈的直燃生物質發電機組正式并網發電,并入華東電網后每小時發電量1.2萬千瓦時。不僅如此,國能臨泉生物質能發電項目也將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5月投入生產后,每年需秸稈15.3萬噸,每年產生的7000多噸灰渣富含鉀、鈣和磷,可用于生產復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