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木屑顆粒機 秸稈煤 木屑顆粒 生物燃料
秸稈沒出路愁壞村民
記者昨天來到淝河鄉,這里是當地的玉米和小麥主產區,現在即將進入玉米收獲期。
記者在田邊和80歲的蔣兆純老人攀談起來。蔣兆純告訴記者,他家有14畝地,這兩年收割下來的秸稈都賣給了于老板的秸稈收購廠,一噸秸稈能賣近200元錢。前幾天,聽說于老板的廠不再收購秸稈了,這可把蔣兆純和其他村民愁壞了。
收購站堆著去年存貨
蔣兆純所說的于老板,是懷遠縣淝河鄉南海秸稈加工廠的負責人于敬利。記者找到他時,他卻倒出一肚子苦水。于敬利說,去年收購的近千噸玉米秸稈還堆在廠區,今年怎么可能再收呢?
于敬利告訴記者,2009年,得知蚌埠涂山熱電有限公司有意開展秸稈焚燒發電試點項目,他就和熱電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今年1月份,熱電公司突然宣布終止產品收購合同。為此,他已經提起了申訴,要求賠償損失。
熱電公司試驗不成功
蚌埠涂山熱電有限公司石新兵副總經理告訴記者,2009年國家曾下發文件,鼓勵開發秸稈多種利用方式。為此,熱電公司進行秸稈煤的探索利用,與包括于敬利在內的5家收購加工廠簽訂了秸稈收購協議。但近兩年來,煤炭價格從每噸790元下跌到490元左右,從經濟角度考慮,廠家無法再收購秸稈。
石新兵坦言,從這兩年的實際操作來看,秸稈煤的試驗也不成功,秸稈煤發電項目已屬于終止期。對于如何利用秸稈,下一步熱電公司還會繼續探索。 |